学术报告 使用角关联函数重构测光星系样本的真实红移分布

使用角关联函数重构测光星系样本的真实红移分布

主题
使用角关联函数重构测光星系样本的真实红移分布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天琴中心3416
主讲人
许浩杰
主持人
陈坤全

报告人简介:

许浩杰,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博士后。2011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获犹他大学(University of Utah)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曾入选2018年上海市“日常经费资助”激励计划;2023年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主要从事星系暗晕关联、测光红移校正等方面的研究。

image-20230530163528-1

报告摘要:

弱引力透镜是一个当今很流行的宇宙学探针。该方法通过对成百上千万的星系的微弱形变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来限制宇宙学参数。在该方法中,星系的红移大都是测光红移,而测光红移的不准确性使得最终的宇宙学限制带有一定的系统误差。减少系统误差的关键在于能够获得测光样本的真实红移分布。传统方法通常需要用到光谱红移样本,而稀少的高红移光谱样本严重地限制了用传统方法来重构高红移测光样本红移分布的能力。该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从观测上验证只通过测光星系样本的自关联和交叉关联函数就能重构测光样本的真实红移分布。在理想情况下,前人提出了一套数值算法(自修正算法)可以从相关函数得到红移分布。然而在真实观测中,测量到的相关函数往往会带有一定的误差与涨落,这就给自修正算法带来较大的挑战,如造成算法崩溃,或返回的红移分布与真实分布相去甚远。该工作把自修正算法用到了真实观测数据DECaLS Data Release 9上,检验了: 1)在真实数据上算法是否稳定; 2)返回的红移分布是否合理。在应用过程中,作者对原始算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算法稳定性显著提高,返回的红移分布也更符合物理实际。该工作的最终结论为: 1)改进后的自修正算法在观测数据上表现稳定; 2)返回的红移分布较好地通过了若干个自洽性检验。该工作初步证明了自修正算法在实际数据上的可行性,为重构测光星系样本的红移分布提供了一种较为实用的替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