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学术报告(No. 301)

第四代暗能量巡天的星系与暗物质晕关系研究

主题
第四代暗能量巡天的星系与暗物质晕关系研究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天琴中心2102
主讲人
景益鹏
主持人
黄志琦

报告人简介

景益鹏,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获得意大利SISAA博士学位;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2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景益鹏院士长期从事宇宙结构和星系形成的数值模拟、理论研究和观测分析。主要包括宇宙暗物质与暗能量的天文观测性质、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星系形成、星系与黑洞的共同演化、宇宙引力透镜等宇宙学基础前沿问题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共被4000多篇论文引用,其中7篇论文的单篇引用数超过100篇次;24篇论文的单篇引用数超过50篇次单篇引用数最高达297篇次。

报告摘要       

        利用SDSS光谱样本、DESI照相样本、VIPERS光谱样本、DESI 1%光谱样本等,结合高精度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红移0-0.7时期的星系与暗物质晕之间关系。发现了发射线星系与暗物质晕之间的关系可由一般关系描述,但需要降低卫星星系比例;精确测量了红移0.7以来的星系恒星质量函数和星系与暗物质晕之间的关系,定量给出了大质量星系的downsizing效应。